接下来的几天,王明远的生活很快便规律起来。
每日不是在藏书楼里埋头苦读,就是去听书院每隔几日举行的大讲。
他对嵩阳书院的藏书也颇为满意,尤其在中原史地、农桑方面的典籍收藏,比之岳麓书院更为专精,让他获益良多。
唯一让他偶尔听到学子们嘀咕的,就是食肆关门的时间似乎比往常提前了些,时常有来晚的学子扑个空。
王明远只以为是书院调整了作息,并未深究。
他更期待的,是书院每隔几日便会举行的大讲。而明日,正轮到他心心念念已久的策论科大讲,主讲人更是嵩阳书院极负盛名的策论科山长——胡永年胡山长。
听闻这位胡山长功名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于经世致用之学钻研极深,尤其擅长策论,点评时政往往一针见血,门下弟子在科举策论一道上成绩斐然。
王明远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中原之地的策论讲学,与长安、岳麓有何不同之处。
次日一早,王明远便起身洗漱,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衫。
王大牛和狗娃知道他今日要去听重要的讲学,也早早起来,狗娃还特意去食肆买了热乎的早饭回来。
吃过早饭,王明远根据书院里张贴的告示,来到了举行大讲的课舍。
课舍内极为宽敞,此刻已经来了不少学子,黑压压一片,大多穿着秀才衣衫,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着,等待着讲学开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