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好意思的看着杨林说道,“这段日子一直在青州,没想到东山会发生这麽大的事,看来我落伍了。”

        “李老弟没落伍,这事现在除了省里还有青州、临时和平冲这三个地方的父母官,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你今天看到的那些人,多多少少都有门路,要不然那些药农会傻乎乎的把什麽都说出去?这件事估计明天才会公布,等路修好也需要一段日子。”

        李东回想起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不自觉的点点头,“对了,万海是咱们青州的大企业,这次投资一定是大手笔吧?”

        “肯定是大手笔,可问题在於下面的各个村,还有药农,把土地外包的积极X并不高,我这段日子走了十几个村,效果并不理想,其他人也一样,收获都不大,农民兄弟对土地的依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宁愿把地种满玉米,也不愿接受一亩地三百的的租金。”杨林边叹气边说道。

        “一年一亩地三百?这不是开玩笑吗?换做是我,我也不租!”李东听见後说道,同时心里已经给万海打下了J商的烙印,这年头三百块够g什麽的?

        “老弟,一看你就没种过地。”杨林对李东说道,“我给你算笔账,玉米一亩地平均产一千斤,按市场收购价八毛来计算,一亩地就是八百块,种子需不需要钱?化肥需不需要钱?灌溉需不需要钱?这还没算你播种和收割的人工费或者急切费,你自己扒拉扒拉手指头,算下来一亩地赚三百已经算不错了,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你劳心又劳力,这倒也罢了,最後还要看天吃饭,你说是像这样累Si累活强,还是坐收三百租金好?而且节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外出打工,里外里还多了一笔收入。”

        李东不禁对杨林刮目相看起来,这小账本算的,还真挺溜,被对方这麽一说,确实是租出去合适,不过他也想起一件事,於是看着杨林问道,“杨哥,不对呀,我记的你是青州人,你家也没地呀,你是怎麽知道这些的?”

        杨林听到後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走了十几个村,看也看明白了,不过我跟他们说,没人听我的,都以为我骗他们的地。”

        “……”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是外人,你看隔壁的宋宝胜,听说已经谈妥了三个村,拿下了两三百亩,还在继续谈。”杨林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他那个nV儿挺厉害,有两手,虽然没接触过,但都是她出面跟村里和村民谈的,我估计,在修路这件事情上,弄不好最後最大的赢家会是宋宝胜。”

        李东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这怎麽行?如果宋宝胜做大了,那他今後在东山,还怎麽立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