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用处不是很大,但多少也能帮他理顺角色的情绪逻辑。

        另一边,没有“外挂”的陈遥则认真听着,待到林玉芬讲完,她又开始认真看起了试镜剧本。

        因为只是一个场景,所以剧情和台词的体量都不大。两人准备了几分钟,便示意可以开始。

        齐良拉了把椅子过来,随后斜倚在靠背上,代表剧情里濒死虚弱的状态。紧接着,他努力调整自己的眼神,脑海中回忆起前世的生活,目光中渐渐流露出几分追忆和迷惘。

        虽然不是正经科班出身,但因为经常选角需要看试镜演员的表演,加上偶尔在剧组里客串,所以齐良对表演体系也不是一点了解都没有。

        按照常见的三大表演体系划分,他可以划分在“方法派”的范畴里,也就是所谓的“你别管我心里想的是谁,反正你觉得这一刻我在爱你,那就是我爱你”。

        不过他这也属于被迫的,毕竟一般需要他下场的时候,往往都是临时救场。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给他体会角色情绪或者临摹角色面貌,第一要务是先把这段撑下来再说。

        久而久之,他也就成了方法派的一员。

        相比草台班子出身的齐良,陈遥无疑就是北电正统的“斯氏”弟子,走体验派的路子。

        这种体系的好处是演员足够入戏,至于坏处,于观众而言是演员入的戏未必对,于演员自己来说则是入戏太足不好摆脱。

        陈遥站在原地闭目酝酿了半天,直到感觉自己终于抓住此刻“岳绮罗”的感情,这才睁开眼睛看向齐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