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叶初早有准备,又向翻译说了几句。
“就算如此,魏冰开独自一人前往如此偏僻的工厂,也是不合理的。至少也应该带几个同伴。”
列夫还没说话,俄方的编剧已经有些不满:“那样会使得结构更加臃肿!而且您并不是编剧或导演,只是演员而已。请原谅我这样说,外行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事就够了,您这样的演员只需要表演,不需要对我的剧本指手画脚。”
如果记者和华国方的导演、编剧到来,两边就不能再这么不体面地吵嘴了。得趁着这段时间速战速决。
“您觉得,”商叶初用塑料俄语反唇相讥道,“华俄合拍的项目,为什么是华俄合拍的项目呢?既然是两方合拍的项目,那么,华国或者俄国,就该缺一不可。您知道缺一不可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无可替代的意思。在您所写的剧本中——请原谅我这样说,您觉得魏冰开是无可替代的吗?把她替换成一个崇高的苏联政委,剧情会有变动吗?把她替换成《夏伯阳》中的克雷奇科夫,剧情会有改变吗?既然把她换成一个苏联人,剧情也能照常进行下去,那我们干嘛要合拍呢?您找几个俄罗斯人过家家不就完了!”
商叶初的俄语并不标准,磕磕绊绊,中间还夹杂了很多错误的用法,甚至干脆是英语单词。然而,在夹枪带棒地说这么一大段话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打断她。俄方的编剧米哈伊尔已经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只是睁着眼瞧着她,竟也没插话。
几个俄方主创面面相觑。他们来之前曾找前辈取过经,毕竟华俄合拍项目还不少,不少导演或演员都有经验。据说这边的人性格内敛,大多比较好相处。而且因为害怕影响两国关系,或者出于对西方世界的敬畏,大多数演员都比较服从指挥,有时候甚至忍气吞声的……
列夫导演与编剧米哈伊尔对视一眼,忍不住对商叶初道:“您看起来很难相处。”
商叶初回敬道:“您的编剧看起来对自己的剧本满意得不得了。”
商叶初本想说“您的编剧似乎以为自己的剧本是牢不可破的联盟”,但这样,口角估计就要进化成肢体冲突了,只好遗憾地放弃。这句话不能说出口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为什么不等其他导演和编剧到了再聊呢?”另一个编剧插嘴道。意思很明显,我们跟一个演员聊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