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的计算,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会在五一年底,获得足够的钚。”

        “南洋核计划里,原子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原子能发电站,在这种情况下,铀的用途就更加广泛了,所以从原料提取上来说,我们必须要把铀放在第一位。”

        随后袁家骝继续解释道,

        “因为天然铀金属中铀-235的含量仅为0.711%,所以为了使铀-235含量超过90%,六氟化铀必须重复通过多孔隔板数千次。为了获得1千克高浓缩铀,需要消耗175至220千克纯天然铀,以及约60万千瓦时的电能,用以提供压缩机的电机所需的电力。”

        也就是气体扩散法,而建造一個采用气体扩散法浓缩铀的工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解决这个复杂问题时,必然会在技术设备,特别是多孔隔板的研制中犯错或是遇到困难。

        “尽管在赫兹领导下研制的管式过滤器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根据测算,通过气体扩散法获得浓缩铀的浓度不超过75%,但是铀弹要求的铀浓度率应不低于90%。为了使铀浓缩达到核装药所需的浓度,我们还需要建设一个特殊的电磁装置。仅仅只是铜就需要至少六七千吨,如此昂贵的成本,从经济上来说,对南洋绝对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袁家骝的判断,让李毅安觉得很诧异,没有想到他会先从经济上去考虑这件事。

        “先生,你不止一次对外界提到,现在对南洋最重要的是经济,家骝计算过,仅仅只是气体扩散厂以及电磁精炼厂,这两项投资就需要至少两亿元的投资,从经济成本上来说,是非常昂贵的。甚至可能会拖累南洋的经济发展。”

        吴健雄也在一旁说道。美国的经历告诉他们,所有的一切科研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毕竟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

        经济才是科研的根本!

        “不错,你们的担心很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