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槿的介绍依旧在继续:“裂隙锚模型是个很复杂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了宇宙的可穿刺性。”

        “好比你用针尖刺穿一层丝绸,丝绸上便可能出现细微的小洞——维尔茨计算出在特定条件满足下,本宇宙有可能会形成微观尺度的时空穿孔。”

        “不过这种穿孔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长期存在,几乎在几个飞秒的时间里就有可能愈合,因此他构思出了一种分别嵌在上下两侧的锚点,它能像磁铁一样吸附在穿孔边缘,防止宇宙的裂隙因熵增效应重新弥合,从而引导上层的相关内容稳定的落到本宇宙中。”

        第二百一十三章米洛的决定(上)

        “而这种锚点,就是维尔茨极性奇点。”

        顾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槿的比喻倒是不难理解。

        好比你用手指伸进一条小溪,手指在水中所占的区域就相当于你将水给‘戳’出了一个小洞。

        但这个洞并非永久存在,等你把手指从水中抽出的时候,水面就会自动将它彻底愈合。

        而维尔茨所想到的锚点.也就是维尔茨极性奇点,则是一种类似水管一般可以将这处缺破完全固定住的设备。

        即便你手指抽离水面,这个孔洞依旧能够长期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